仪陇,蜗居川北一隅,自唐代始,即有了灿烂的文化,颜真卿《鲜于氏离堆记》为仪陇书法艺术抒写了不朽华章,至今仍有30余字残存于新政离堆观内而熠熠生辉。在民国时期,李新九(男,名良炯,号鼎勋,仪陇金城北台嘴人)出生书香[第,其书法名列“顺八属之冠”(顺八属,即顺庆府所辖八县),善隶、篆、楷,川北各地神堂庙字,皆有其手书匾额,惜于“文革”中横遭摧毁,少迹可寻。唯今保存在中坝乡莫碧孝的神匾“燕翼贴谋"尚依稀可见。1928年,川北著名书法家刘建公题写“金城公园”,古朴苍劲,每字高6米,据说当年刘公搭架用扫帚书写此四字,至今可见其恢宏气势。十里之遥,清晰可辦,为全国罕见。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,仪陇民间书法的研习与创作一度停滞,鲜有成名成家者,但是民间书法爱好者众,如文星镇就有邓升平、李博儒、吴新一和刘文光、刘沛钦父子等。清初,邓升平、刘沛钦等老先生,受聘在文星开设私塾,教练习字,致使吴光炯、刘文成、任良湘、吴自镐等的书艺大进,受到乡人的夸奖。20 世纪20年代,吴秉成、刘砚芸、康相如、吴希伯等又先后特聘刘沛钦、营山三兴场的李汉成、李尊三等先生授字。有弟子康强、吴子厚、吴鼎、吴璞等一批学子。在同一时期,其他乡绅父老,七八家或十余户合伙聘请本地或外地的名师授业。如塾师李焕然、李汉成、邓兰田、袁慎五、阚连城、李聂侯、任三德等老先生各教出不少弟子,先后有任泽儒、吴本周、吴慎独、杨云、肖绍一、陆朝岳、吴瑜、贺康衢、康健等。尔后,李尊三、蒋问渠老师又教出了刘沛、刘汉、袁岳、刘天智等学子,深受乡人钦佩。吴秉成先生为了二子深造,特聘仪陇书法名家李德广先生来家传授吴子厚、吴鼎弟兄书艺。后来他俩的正、草、隶、篆,都有相当的造诣。吴子厚的隶书,还跻身于全国碑林,河南开封、郑州等各城碑刻中,都留有他的手迹。20世纪80年代初文化复苏,近30年来,仪陇县大力倡导弘扬民族传统文化,仪陇书法再度走向繁荣。举办展览,外出交流,常年为人民群众书写对联,举办书法赛事,进行县区联展等,培养了大批书法艺术人才,并取得了瞩目成就。周杰峰、文维义、林品强、许棚,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,在书法艺术上取得了较大成就,在省内外具有广泛的影响力。1979年,仪陇县举办美术书法摄影展。1981 年举办了中小学课堂作业美术书法作品展,营、蓬、仪卫生美术书法作品展;同年,于渊作品参加南方八省卫生美术书法作品展。1984 年营、蓬、仪、南四县书法联展,仪陇送展16件作品,其中12件作品获奖。1985年,举办了仪陇、成都金牛区美术书法联展;同年8月,仪陇县书法协会成立,李蚊蛟先生任第一届书协主席,是南充市成立最早的书法协会;同年10月,县文管所与书法协会共同创建“金粟书岩”。1987年,仪陇县举办首届中小学生剪纸、篆刻、书法大赛。1990年,周杰峰先生书法作品参加四川省首届中青年书法作品展览,我县举办仪陇县第五届书法美术展,林学远先生书法参加四川宁夏书画联展。1992年,我县举办老年书法作者晚霞书法展。1993 年,许棚作品参加全国文化系统美术书法作品展,在中国美术馆展出;同年,周全民书法人编《中国书法界名人名作博览》。1996年,纪念朱德诞辰110周年全国书画名家精品展在仪陇举行。2001年,举办纪念朱德诞辰115 周年成都仪陇书画联展。2010 年,举行仪陇南部书法联展。2012年,文维义篆书作品获《书法导报》全国书法展三等奖。2015 年,仪陇县书法家协会倡导组织仪险、阆中、苍溪书法联展。20世纪80年代以来,仪陇文化馆、仪陇县书协不断组织培养青少年书法作者,积极参加全国省市各级展览。充分利用校内外书法人才资源,大力加强学校书法基点校的建设,对青少年学生进行传统书法教育,多年来,累计培训学员2千余人。近年来,仪陇一批老年书法作者,在滨江大道流行了一种新的书法活动一一“水地书” ,即以大地为纸,用自制的塑料笔或者布笔,蘸清水在地上书写,健体益智,结朋交友,环保节能,其乐融融。水地书作为仪院老年书法爱好者的晚年书法活动,是仪陇一道亮丽的风景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