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都漆艺 艺苑奇葩

时间: 2023-08-30

成都漆艺,四川省成都市传统手工技艺,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。

成都漆艺发轫于商周,成熟于汉,兴盛于唐,绵延于宋、明、清而不断发展,历史悠久。

2006年5月20日,成都漆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,项目编号Ⅷ-56。

成都生漆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,最早可以追溯3000多年前的古蜀时期,战国时,成都漆器遍及中国各地,当时成都漆艺的水平已经相当发达。西汉时期,在原有技术基础之上,成都漆艺又发明了针划填金法,以及用稠厚物质填成花纹的堆漆法等。特别是器顶镶金属花叶,以玛瑙或琉璃珠作钮,器口器身镶金银扣及箍等手法十分流行。当时的蜀郡、广汉郡已是全国漆器生产中心,品种有盒、筐、盘、耳杯、扁壶、案、卷筒等。漆器上有用色彩精心描绘的禽、兽、神仙等图案,十分精致美观。而四川境内的成都、郫县和广汉县城北所产漆器已经形成自己的风格,自成一体。

在五代时,成都的金银镶嵌漆器达到一个相当高的工艺水平,从王建墓大量出土的棺、椁、册匣、宝录、镜盒等漆器来看,当时的漆艺水平很高。

成都漆艺在唐代时达到了几乎无法超越的高度,有用稠漆堆塑成型的有凸起花纹的堆漆;有用贝壳裁切成物象、上施线雕并在漆面上镶嵌成纹的螺钿器;有用金银花片镶嵌而成的金银平脱器等等,充分显示了当时成都漆器的高超技艺。

在明清时期,成都已经成为了全国雕漆填彩漆器产地之一,成都漆器的种类已经达了14类,有一色漆器、罩漆、描金、堆漆、填漆、雕填、螺钿、犀皮、剔红、剔犀、款彩、炝金、百宝嵌等。

发展到当代,成都漆器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,其具有的雕花填彩、银片丝光、镶嵌描绘等传统手工技艺和地域特色受到人们的一致称赞,当代仍是与北京、福建、扬州、广东阳江齐名的全国五大漆器之一。